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0日消息,据国外媒体报道,研究人员18日表示,一颗新发现的绕一条狭长轨道运行的小行星可能帮助解释彗星起源。这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名为2006 SQ372,现正从一条周期2.25万年的轨道外部出发,逐渐远离太阳,二者之间的距离可达到1500亿英里(约合2414亿公里)。
研究人员在18日举行的讨论会上称,2006 SQ372是一块冰冷的岩石,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只有20亿英里(约合32亿公里)多一点,较海王星相比还要更近一些。研究发现将刊登在《天体物理学杂志》上。研究领导人、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安德鲁·贝克(Andrew Becker)说,2006 SQ372的椭圆形运行轨道长度是其直径4倍。2003年发现的类似冥王星的矮行星“塞德娜”是除2006 SQ372外唯一一颗拥有类似轨道的行星。
2006 SQ372的直径大约在60英里(约合97公里)左右。贝克在声明中说:“基本上说是一颗彗星,但它从不与太阳近距离接触,没有形成由浓缩气体和尘埃构成的长亮尾,”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内森·凯伯(Nathan Kaib)表示,现在还不清楚2006 SQ372如何形成。他在声明中说:“与冥王星类似的是,它也是在远离海王星的冰冷碎片带形成的,在此之后,与海王星或天王星间的地心引力将它远远‘踢’开。”
凯伯认为,2006 SQ372源自欧特云的可能性更高一些,欧特云拥有大量冰冷的类似小行星的天体,其运行轨道与太阳间的距离高达几万亿英里。他说:“了解彗星起源是我们的研究目标之一,彗星形成毕竟是一个最为壮观的太空事件。我们的更大目标是了解太阳系的早期历史,以及在行星形成之时到底发生了什么。”(孝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