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10月20日电 开国上将吕正操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日上午9时30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。
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央军委原委员吕正操,于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106岁(106岁的年龄为家人表述的年龄,为尊重家属意愿,年龄选用106岁)。吕正操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9年10月20日(星期二)上午9时30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。
吕正操生于1905年,辽宁海城人,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。10月13日,随着吕正操的逝世,“开国上将”将星全部陨落。
少年改名 立志抗日
吕正操上世纪初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唐王山后村,“家里穷得叮当响”。由于痛恨日本侵略者,少年时代的吕正操将名字改成了“吕正操”,意思是等操练好了本领就去打日本侵略者。
曾追随张学良 友情逾半世纪
17岁时,吕正操参加了东北军,后来成为张学良的少校副官、秘书,两人的友情持续了逾半个多世纪。
受中央委托,1991年5月,吕正操亲赴美国,看望张学良。两位半个多世纪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四目相对,双手紧握,畅叙旧情。 之后,张学良和吕正操诗作唱和,往来不断。
张学良过世后,吕正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:“他一生志在国家和平统一,振兴中华民族。他走了,留下了永远的遗憾。”
抗日名将:“吕司令”令日军闻风丧胆
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,吕正操被中共中央北方局吸收为中共党员。 “七?七事变”发生后,吕正操率部脱离国民党军队,留下不少抗日传奇。
冀中军民创造性地发明了地雷战、地道战、破袭战等方法,开展敌后抗日斗争。吕正操带领军民,依靠这些办法与敌人斗智斗勇,最终使冈村宁次的“铁壁合围”破产。
冀中吕司令,成了威震敌胆的名字。这也成了吕正操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一笔:“最得意的是打日本,说日本那么厉害,我打上也不那么厉害,我最得意的还是打日本。”
主管铁道部 开修青藏线
新中国成立后,吕正操就任铁道部副部长,后历任部长、铁道兵政委等职,为中国铁路交通事业呕心沥血。
吕正操当时特别感兴趣的是青藏铁路。1958年9月,青藏铁路第一阶段开工,至1960年仅铺通97公里。吕正操等铁道部领导向毛泽东汇报:修进藏铁路,最大的困难是科学解决冻土问题、建设人员高原缺氧问题和经济能力问题。1961年,青藏铁路大规模建设第一次下马。
1977年12月,吕正操出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、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。青藏铁路再度上马。1979年9月,青藏铁路铺轨至南山口。但由于资金不足,加上进藏一段的地址、气候更为复杂,青藏铁路二度下马。
2006年7月1日,青藏铁路全线贯通,恰好印证了吕正操的预言。
养生有道:爱打网球、打桥牌
吕正操的最大爱好就是打网球,晚年还坚持每周打四五场网球,每场一两个小时,运动量颇为惊人。网球运动使他身体健康,头脑清晰。
百岁生日后,将军仍担任中国网球协会主席。“在东北军跟着张学良先生时,我就打网球了,一直打到90岁。后来,实在打不动了,就去发奖。”将军生前曾这样说。
他还喜欢打桥牌,曾和许多桥牌高手较量过。据内行讲,他的桥牌技艺相当有水准。他的夫人刘沙曾对记者说:“读书、打桥牌、打网球,是他晚年保持体力、脑力的三个招数。”
吕正操语录
“在我的少年时代,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与杀害,痛恨日本兵。入学时,老师给我起了个学名‘正言’,我自己改为‘正操’,意思就是操练好了打日本侵略军。”
“常常想起那些为了保护我们而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刺刀下的乡亲们,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。人,不在于活多久,而在于多做事。”
“我一辈子,就是打日本,管铁路,打网球三件事。”
开国上将吕正操大事年表
吕正操(1905-2009),辽宁省海城县人。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(1955)。原名吕正超,字必之。
1905年1月生于奉天(今辽宁)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8岁时在本村小学读书。1918年到缫丝厂当学徒。
1922年参加东北军,次年入东北讲武堂学习。毕业后任东北军连长、营长、少校副官队长,沈阳同泽俱乐部主任,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参谋处长,六四七团、六九一团团长。
1924年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,任排长、代理连长。
1925年10月从讲武堂毕业后,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、秘书。
1929年春任东北军第16旅参谋处处长。
1933年随部到热河地区参加抗击日军的作战。后任东北军第53军116师647团团长,结识共产党人刘澜波、孙志远等,接受中共的抗日主张。
1934年春率部担负北平(今北京)城防任务,在本团开展抗日救亡活动,有“红色团”、“摩登团”之称。在1935年“一二?九”运动中,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,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游行的学生。
1936年任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总队长。不久被调至西安,加入东北革命军人同志会和反帝大同盟。12月参加张学良、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。后赶回徐水,在647团开展抗日救亡活动。
1937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抗日战争时期,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,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、冀中行署主任,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,晋绥军区司令员,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。
1937年10月14日在晋县小樵镇召开官兵代表会,毅然宣布脱离国民党军,将所部改称人民自卫军,被推举为司令员。随后率部北上,与中共冀中地方组织和抗日武装会合后,攻占高阳县城,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抗日救国群众团体,并积极发展抗日武装,创建冀中抗日根据地。
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,任司令员和冀中行政公署主任,领导军民开展平原游击战争,挫败日伪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多次“围攻”和“扫荡”。
1940年率警备旅参加晋察冀军区南下支队,挺进晋东南,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朱怀冰、庞炳勋部进行反击。同年在百团大战中,指挥部队参加正太路破击战后,发起任(丘)河(间)大(城)肃(宁)战役。
1943年秋任晋绥军区司令员,参与组织指挥了晋绥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和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奉命率1个团到东北沈阳,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副司令员、东北军政学校政治委员。
1946年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西满军区司令员,参与领导开辟西满根据地,组织军民清匪除霸,建立人民政权,扩大人民武装。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(后改为东北人民政府铁道部)局长兼政治委员。
1949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、国家铁道部副部长、中共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、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,参与组织领导抗美援朝的军事运输和国家的铁路建设。
1955年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著有《论平原游击战争》、《吕正操回忆录》等。
1962年任铁道部代理部长。
1964年任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、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。1965年1月任国家铁道部部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遭受迫害。
1975年至1983年复任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委员。
197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。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,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,第八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,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,第二、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,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。
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。
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吕正操同志在北京逝世,享年106岁。
说明:“吕正操将军于2009年10月13日14时45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106岁。”。106岁的年龄为家人表述的年龄,为尊重家属意愿,年龄选用106岁。 (资料来源:新华网)
资料:57位开国上将
1955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。其中将军军衔参照苏联军队的军衔等级,分为大将、上将、中将和少将4级。
9月,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,授予10人大将军衔,授予55人上将军衔,授予175人中将军衔,授予801人少将军衔。
上将以姓氏笔划为序,55人分别为王平、王震、王宏坤、王新亭、韦国清、乌兰夫、邓华、甘泗淇、叶飞、吕正操、朱良才、刘震、刘亚楼、许世友、杨勇、杨成武、杨至成、杨得志、苏振华、李达、李涛、李天佑、李克农、李志民、宋任穷、宋时轮、张宗逊、张爱萍、陈士渠、陈再道、陈伯钧、陈奇涵陈明仁、陈锡联、周桓、周士第、周纯全、赵尔陆、洪学智、钟期光、贺炳炎、郭天民、唐亮、陶峙岳、肖华、萧克、黄永胜、阎红彦、韩先楚、彭绍辉、董其武、傅钟、傅秋涛、谢富治、赖传珠。他们于1955年9月27日授衔。
此后,王建安、李聚奎又分别于1956年1月25日和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
在57名开国上将中,授衔时年龄最小的是39岁的“红小鬼”肖华,他于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逝世。1988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,授予洪学智等17人上将军衔。洪学智是惟一被2次授予上将军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,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逝世。
2009年10月13日,吕正操在北京逝世,享年106岁,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开国上将。(资料来源:人民网)
相关阅读:
吕正操将军家中客厅被改造成简易灵堂(组图)
吕正操曾就读小学将举行追悼纪念活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