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8日,一个既普通又特别的日子,中国电影的一代宗师谢晋,在生他养他的家乡浙江上虞,悄然无声地独自远行去了。
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。凌晨?黎明(听歌)?嗟乎!一个一生酷爱热闹,一辈子都喜欢结交朋友、永远希望轰轰烈烈地做电影的大师,居然在梦中告别了他全部的亲人和观众,走了!
也许,他走的时候,夜色中的修竹正轻叩着窗棂;也许,他走的时候,晨曦中的岸柳正轻吻着秋水;也许,他走的时候,天堂正开办一场电影盛宴,他的挚友良师夏衍、田汉、曹禺、陈白尘、张骏祥、赵丹、上官云珠正在那个世界等他去操执导筒或举杯豪饮。
一切都不得而知……
一切熟悉、热爱、喜欢谢晋的人在惊愕、婉惜、悲伤之际都想着同一桩事情:一定要和谢晋作一次最后的送别。
于是,10月26日,上海龙华殡仪馆有史以来场面最壮观、最感人、最凝重、最惊险、最真诚的吊唁仪式的点点滴滴都镌刻在我的心里了。
根据报纸上的公告,谢晋导演的遗体告别仪式是下午三点举行,而我十二点多赶到时,告别大厅已有上千群众和记者在排队静侯了。“天云山中云低垂,清凉寺里人正悲。舞台姐妹同声哭,芙蓉镇上一口碑。”——这是观众用谢导的电影片名串写的诗。
这是一个以电影为主题的告别仪式。我曾在“龙华”参加过白杨、刘琼、孙道临()等多位前辈的葬礼,与以往遗体告别仪式的黑白色调不同,谢导的追悼会现场以红色为主色调。操办仪式的上影集团掌门人,谢晋的忘年小友任仲伦说,红色象征着谢晋火一般的性格和他那颗爱祖国、爱民族、爱人民、爱电影的赤子之心。
一条数百米长的红地毯从大厅前广场一直伸延到灵枢下。走过无数红地毯的电影导演谢晋,此时在红地毯的尽头迎侯喜爱他和他喜爱的人们。我走进告别大厅时,谢导的遗体尚未推出,安放灵柩的木架前已被康乃馨和百合花包围。深红色的丝绒幕布前,高悬着大幅遗像,没穿西装没打领带,白色的衬衣领口微微敞着,外着深式茄克衫,照片上的谢导一脸欢笑,仿佛在参加一次电影人的聚会。那一刻,我多么希望再次听到谢导大嗓门的召唤。可是,大厅里静得出奇,我手中拿着一张谢导今年春节时与我拍的合影,我能听到自己的眼泪滴落在照片上的声音。
“影坛传颂耆宿风节人品艺德和天地共存,银幕镌刻大师丰碑经典杰作与日月同辉”。在谢导遗像周围的600朵玫瑰两侧,书写着这样一副挽联。
大厅里摆满了花圈。从党和国家现任及离任的领导人,到国家机关各部委办,从谢导生前的同事好友到学生晚辈,花圈里里外外加起不少于千只。我看到许多敬献花圈者的名字:山田洋次、栗原小卷、于蓝、谢铁骊( blog)、于洋、王晓棠、田华、韩三平、李秀明、陈冲(blog)、成龙( 听歌 blog)、章子怡()、周迅(听歌)……
我和任仲伦总裁再次走出大厅时,四面八方涌来的群众已经在红地毯两侧排列得人墙一般,谢导生前的学生们手执长长的横幅伫立在秋风中。蓦地,我看见在人群背后的一角默默等侯着两位明星,一位是《高山下的花环》中梁三喜扮演者吕晓禾,一位是《女足九号》的主演之一伊春德,晓禾大哥手执一束黄花,一脸悲怆,春德小妹黑衣素颜,早已哭肿了眼睛。我看了一下表,时针指在1点整,春德告诉我,翟叔和还山老师来得比她更早。我这才发现,签到台后的石阶上,坐着仿佛一夜间苍老许多的翟俊杰导演和表演艺术家许还山老师。